王長征:在臨海,春風與文學撞個滿懷

日期:2025-03-10 20:16:39 瀏覽:

在臨海,春風與文學撞個滿懷

王長征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痹谶@柳綠桃紅、鶯歌燕舞的陽春三月,再次踏上浙江省臨海市這片充滿神奇魅力、欣欣向榮的熱土地,看到一街兩旁隨處可見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大街上川流不息的滾滾車流、人流,蔚藍的大海千帆競發(fā),排排浪花歡樂地追逐,我這顆寂寞己久的心,很快被臨海市大建設大發(fā)展大繁榮涌動的春潮喚醒,心頭洋溢著甜蜜的幸福與歡樂。
    臨海市這座古老而年輕美麗的城市,山水相依,天藍水碧,以其獨特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淵源流長厚重的文化歷史,贏得了一顆顆喜它愛它甘愿為它辛勤奉獻一切的赤子之心。它就像春風拂動的楊柳婀娜多姿優(yōu)雅曼妙,展示著浪漫多情和超凡脫俗的美麗芬芳,讓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漫步在臨海市紫陽古街,雙腳丈量著青光流溢的石板路,欣賞著沿街一家家風格古樸、特色鮮明的店鋪和那一扇扇巧奪天工雕花的木門。仰望著長滿青苔直插藍天訴說著吉祥如意的文峰路和千佛塔……我仿佛走進臨海神秘悠遠的千年歷史,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歲月滄桑?什么叫海市蜃樓?什么叫熱鬧繁華?心中情不自禁涌起崇高敬意和熱情禮贊。
    走進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紀念館,深情注目那簡潔莊重的文化藝術展廳,那一張張彌足珍貴墨跡斑斑的手稿和一件件浸透百年風雨的陳舊遺物,我仿佛看到一身傲骨的朱自清那堅毅深邃的目光,手執(zhí)書卷,沿著翠竹夾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小徑向我款步走來。
    站在這里,我想和同學們分享幾個與文學有關的話題。第一個話題:文學是什么?它究竟有何魅力?其力量又源自哪里?
    我來自安徽省阜陽市一個離城偏遠的村莊,那里有著我童年的苦難與歡笑,少年的追求與夢幻。禾苗青青的田間,溪水潺潺的河邊,書聲瑯瑯的校園,房屋散落的村莊,到處都留下我成長的背影和堅實足跡。
    我所生活的村莊王老莊位于界首市東南一隅,以前屬于臨泉縣東北鄉(xiāng),方圓十幾里生長著一望無際的高梁,正如莫言筆下的《紅高梁》。村后有個南北七八里、東西三十余華里生長著蘆葦和淮草的荒灘寥湖,湖里荒無人煙,現(xiàn)己改造成良田。解放前,這里位于臨泉、阜陽和太和三縣交界,地廣人稀,治安混亂,盜賊猖獗,匪患嚴重,光天化日之下殺人越貨時常發(fā)生。其中以悍匪范老二為首的土匪武裝一千五百多人,在1937年至1949年十余年間,殺害當?shù)責o辜群眾多達3500余人,滅門十幾家。另有小股土匪幾十股到處亂躥,為害一方。當?shù)赜忻裰{為證:胡集東邊土匪窩,老架子(大小匪首)也有一百多。解放后,在離我家八里的胡集街東頭,先后公審槍斃罪大惡極的土匪幾百人。此外,當?shù)亓鱾髦S多民間傳說和一些傳奇故事。如,我們村莊七八個田塊,每個田塊都有一個稀奇古怪的名字,什么馬墳、羊墳、何宅莊戶、九女墳等。其中,何宅莊戶地有30余畝,比周邊地勢高一米多。如今方圓十里也沒聽說過有何姓人家,這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后來根據(jù)當?shù)貍髡f得知,幾百年前,這里住著一位何姓大地主,家有良田千頃,村里幾百口人全都姓何。其中,何姓地主有位掌鞭(管事的),每當夏季天氣炎熱,一到中午,他就把地主家的八頭牛趕入村前池塘洗澡,一到水里立馬變成九頭。人們聞言紛紛到池塘邊觀瞧,認為池塘在鬧鬼。有位私塾先生出個主意,于第二天中午牛下水之前,在每頭牛的脖子系條紅綾子。牛全部下水后,突然水里又出現(xiàn)九頭牛,只有一頭牛脖子上沒系紅綾子。于是,何姓地主手拿鋼叉對準那頭脖子上未系紅綾的牛屁股眼用力猛刺,頓時鮮血染紅了水面,只聽一聲震耳欲聾的哞叫,伴著一大團白霧升空,水里只剩下脖子上系著紅綾的八頭牛了。沒想到半年后的一個深夜,何宅家家失火,一時火光沖天,莊里人被大火燒得哇哇亂叫,一百多間房屋全被大火吞噬燒毀。次日,天一亮,外村人打此路過發(fā)現(xiàn)這里己成為一片廢虛,一村人全都被大火燒死。人們都說受傷的那頭牛是牛精,是牛魔王第八十八代子孫,一不小心被何姓地主刺傷后一直耿耿于懷。為泄心頭之恨,牛精決定對何姓大地主打擊報復,便乘著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口吐大火將何宅連人帶物燒個一干二凈。從此何宅再無人煙,后來成為良田。九女墳是幾百年前我們村九個姑娘因口舌之爭產(chǎn)生矛盾,有人開始撥弄是非,相互翻瞎話,最終釀成大禍,一個姑娘含羞上吊自殺,其他八位姑娘聞之內心無比慌亂害怕,接二連三相繼自殺,全埋在這塊地里。羊墳的故事源自一個棄嬰被三個老光棍收養(yǎng),小時候靠吃羊奶長大,羊死后入棺厚葬這里。這姑娘長大后因為愛情被騙懷孕自殺,與羊媽媽合葬一處。當?shù)匾恍├限r大都沒什么文化,個個都是講故事的高手。其中有位高手叫潘永德,住在離我村十幾里外的潘莊,他與我的鄰居沾親帶故,互有往來。他不僅能講故事,編故事,而且還能寫故事和小說,相繼在《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農民日報》等報刊發(fā)表。他是阜陽市第一位加入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的作家,1986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在時任阜陽地委書記陳復東關懷下由農民轉為國家干部,后在原蘇屯鄉(xiāng)文化站任站長,同時創(chuàng)辦皖北第一家民俗館,收藏大量農具和日常用品。同時創(chuàng)辦了《當代農民報》,不僅繁榮了當?shù)匚膶W,而且影響帶出了一批作家,自然潛移默化影響了我的人生。
    小時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走出村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做一名好記者。然而,命運似乎對我另有安排。因為熱愛寫作,我陰差陽錯地成為一名作家。這個身份讓我有了更多旅行機會,去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在日照海邊,我感受到大海一望無垠的深邃與浩瀚,看到了天地的廣闊與宇宙的神秘;在鄂爾多斯遼闊大草原,我體驗到情感釋放的自由與快樂;在多地大沙漠,我踉蹌著艱難前行,品味著滿嘴黃沙,看到生命綠洲的頑強與堅韌;在黑龍江肇慶市隆冬時節(jié)零下三十多度的寒風中,我親眼看見那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萬人冬捕熱鬧歡樂的場景……每次經(jīng)歷都讓我深深懂得生命的脆弱與掙扎,頑強與堅韌,從而更加珍惜當下幸福美好的生活。
    文學像大海中那只忽而茫遠忽而切近的航燈,指引著我的航向,開闊著我的視野,讓我變得更加堅強與執(zhí)著。每當生活中遇到困難和挫折,是文學給我勇氣和力量,激勵我勇敢迎接挑戰(zhàn),去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不幸。它像一縷清風為我撥云見日,徐徐吹散籠罩在心頭的迷霧濃云;它像一座橋梁連接著通向外面萬花筒般的世界。如果不是因為擁有文學夢想,我可能與村里那些同齡人一樣,或奔忙在城市建筑工地,或把青春時光消磨在偏僻落寞的磚瓦廠,從事著最為繁重的體力勞動,或騎著摩的步步驚心小心翼翼穿行在大街小巷深夜快送著晚餐,或在集頭巷尾撐起一個店面,每天為掙得一些小錢與顧客們斤斤計較……什么理想信念,什么建功立業(yè),統(tǒng)統(tǒng)消磨在為生活奔忙的路上。是文學給了我奮斗的目標和追求方向,給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奮然前進的源動力,成為一位愈挫愈勇敢于直面人生、富有理想和情懷的人。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熱愛文學吧!讓我們暢游在文學的世界里,讓文學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中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照亮、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和美好未來。
    置身在這所遠近聞名頗具影響力的杜橋鎮(zhèn)中學講臺,面對同學們求知若渴深情的目光,心中涌滿無言的激動和感謝。同學們正值風華正茂、揮斥方遒的花季年齡,我羨慕你們有家長疼愛、老師呵護,羨慕你們歲月如歌,情懷如詩。我也曾經(jīng)擁有過你們這樣如詩如畫的年華,但我當年卻不夠珍惜校園讀書的幸福時光,以至于后來踏入社會比別人品嘗更多生活的艱辛。人生買不到后悔藥,逝去的時光再也難以追回。只好沿著遍地荊棘坎坷的文學小道上下求索,追夢遠方。
    從2013年離開家鄉(xiāng)闖入北京十二年來,我曾經(jīng)歷過身無分文流浪長安街頭舉目無親的無助,經(jīng)歷過租房款被騙的尷尬無奈,經(jīng)歷過黑社會的敲詐勒索、威脅恐嚇,經(jīng)歷過地痞在人夜深人靜的大街,向我索要錢財無端的糾纏等。好在我熱愛體育運功,曾經(jīng)在當?shù)匚湫A曃湮迥?,學會了勇敢和堅強,每逢遭遇這樣或那樣的事情我都能迎刃而解,化險為夷。當然也離不開文學的力量給了我強大的精神支撐。一切邪惡與丑陋,在文學面前都顯得一文不值、輕如鴻毛。
    多年前,我還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鄉(xiāng)村少年,家鄉(xiāng)那片廣袤的田野和寧靜的村莊孕育了我最初的文學夢想。那時,我父親是一位鄉(xiāng)村中學語文教師,也是當?shù)匾晃恍∮忻麣獾淖骷?,家里常有方圓幾十里的文朋詩友來訪,文人們相聚在一起談笑風生,揮毫潑墨,討論著文人風骨,文學動態(tài),文化現(xiàn)象,往往為了一位作家筆下的人物形象或作家的創(chuàng)作方向而爭得面紅耳赤。多少次我站在一旁好奇地注視著,從中聽到許多文學故事,讀到一些地方作家簽名的書籍,那一刻,文學的魅力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我,引導我一步步走向充滿夢幻憧憬多彩奇妙的文學世界。
    今天在這里與同學們分享我的一些文學經(jīng)歷,真誠希望它能滋養(yǎng)你們心中的詩意和文學夢想。同時也希望同學們熱愛文學,用手中的筆講好臨海故事,講好自己的故事,讓這片土地上綻放出最美的文學之花,結出更多豐碩的文學之果。
    文學是柔軟的,不僅能夠強大我們的思想和靈魂,也能讓我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清靜之地,支撐我們走向詩和遠方。
    我要說的另一個個話題:經(jīng)典閱讀伴隨著文學之旅,沒有閱讀就沒有文學。有了閱讀文學創(chuàng)作才能插上騰飛的翅膀。每位作家的成長都與閱讀有關,在讀書快樂中找到寫作出口,找到文學創(chuàng)作方法與技巧。那么怎樣才能做到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呢?
    首先,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它是文學之旅的起點,也是我們與這個世界對話的橋梁。讓閱讀成為常態(tài)不僅有助于我們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更能夠讓我們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人情的溫暖和文字的力量。因此,我希望同學們無論平時學習多忙,都要抽出一些時間閱讀文學書籍,讓閱讀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多年前我寫的散文《神秘的書屋》在某文學征文大賽榮獲過較好的名次。小時候,爸爸經(jīng)常給我講故事,我也熱衷于給村里的伙伴和班里的同學講故事。他們?yōu)榱讼肼犖抑v故事,每天吃過飯就集體趕到我家等我。上學途中,我們結伴而行,便把爸爸給我講的故事給伙伴們聽。為了能聽到我講的故事,每逢雨天道路泥濘、行走困難,他們就輪番架著我的雙臂往學校趕。在學校,每逢課間操場上休息,同學們把我圍在中間聽我講故事,因此贏得同學們真誠的友誼和“故事大王”稱號。我問父親:“你從哪里知道這么多故事?”父親告訴我說:“書屋有一位位神仙,是神仙告訴我的?!蔽乙蚕脒M去看看神仙長什么樣子?父親堅決不讓進屋,還用窗簾將窗戶蒙得嚴嚴實實。懷著好奇,我和妹妹透過門縫往里看,看到的是幾柜子圖書,卻不見神仙。讀初中的時候,爸爸才允許我走進他神秘的書屋。我打開書本一看,發(fā)現(xiàn)爸爸給我講的所有故事和爸爸口中的神仙全都藏在書本里。
    其次,我們要學會堅持,找準自己的定位。文學之路坎坷不平,并非一帆風順,一蹴而就的事,只要我們堅定信念,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夠在這條路上走出自己的風采。同時也要有自己的定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在寫作中盡量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我曾聽過一些作家創(chuàng)作的故事,他們的堅持與執(zhí)著讓我深受啟發(fā)。我也曾采訪過不少作家,從他們的經(jīng)歷中更加堅定自己的文學夢想。這些經(jīng)歷讓我明白,文學不是文字的簡單堆砌,而是情感的傳遞和思想的交流碰撞。
    面對巍巍書山,滄滄書海,我們閱讀要有所選擇,要多閱讀一些經(jīng)典作品,因為經(jīng)典作品體現(xiàn)深刻的人性洞察和時代精神。閱讀經(jīng)典可以思接千載,幫我們找到時代變遷的根源,思考如何提煉生活。同時,也要提升閱讀能力和鑒賞水平。
    這兩天重讀朱自清的一些散文,我被書中的文字魅力所折服。每次閱讀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感受到其文字背后豐富的情感和思想內涵。作為一名老師有責任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作品,正確引導他們走上文學道路和生活道路。同學們也要經(jīng)常舉辦一些讀書分享會,最好成立一個個讀書興趣小組,大家互相激勵,共同進步。我有個成功經(jīng)驗就是建個微信寫作群,邀請十多位有潛力的文學青年一起寫作、分享作品、研究文本。我們互相監(jiān)督,定期交作業(yè),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多位好友都出版了自己的詩文集。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團隊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夠激發(fā)我們寫作的潛能。
    文學是一條流淌著智慧與情感的河流,滋養(yǎng)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映照出時代精神風貌。于我而言,文學像一把鑰匙,開啟我認知世界的大門,讓我在字里行間領略到不同文化的韻味,感受人性的光輝與幽暗。在文學滋養(yǎng)下,我的想象力得以翱翔,創(chuàng)造力得以激發(fā),心靈得以凈化,情感不斷升華。于社會而言,文學則是時代的鏡像,映照出社會的變遷與發(fā)展脈絡,文學的力量在于它能夠跨越時空界限,連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們,共同探討人類共同命運與未來。
    近期我的兩本新書出版,我做了多場分享會。我想借此機會,就我的兩本書與同學們共同分享一下寫作經(jīng)驗。我的中英雙語詩集《小鳥坐禪》以東方文化為底蘊,融合中西詩歌之精髓,旨在通過詩歌這一載體傳播中華文化。在這部詩集中,我嘗試以禪意入詩,以詩意釋禪,讓讀者在品味詩歌之美的同時,感受到東方文化的博大精深。作家寫作要根植于本民族文化,通過生花妙筆將它呈現(xiàn)給世界。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文學受西方文學影響很大,西化的作品反而不被外國人所重視,越是民族的東西才世界的。我的小說集《那朵紅玫瑰》則是我對熟悉生活的深刻挖掘與細膩描繪。在這部作品中,以皖西北鄉(xiāng)村和漂在北京生活為背景,通過講述一系列坎坷曲折浪漫多情的故事,紛繁復雜生活的無奈與艱辛、幸福和美好,充分展示人性的光輝和人間溫暖。我深信,只有深入生活、感受生活、提煉生活,才能創(chuàng)作出感人肺腑,有勁骨、有情懷、有溫度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同學們在寫作時,要勇于發(fā)掘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素材,用滿腔熱情去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精彩瞬間,讓作品充滿生活和時代氣息。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痹谶@個充滿希望的春天,讓我們攜起手來,像春日里的草木那樣,抓住時機蓬勃向上,遨游在知識的海洋,去追尋那些照亮心靈的文學之光與啟迪智慧的情感火花,抒寫出生命激情燃燒最華美的篇章


              (王長征在浙江省臨海市杜集鎮(zhèn)中學文學講座錄音內容節(jié)選)


支付寶轉賬贊助

支付寶掃一掃贊助

微信轉賬贊助

微信掃一掃贊助

    A+
發(fā)布日期:2023-08-08 15:03:29  所屬分類: 散文
標簽: